2010年3月23日,谷歌宣布其搜索業務退出中國內地,并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這意味著,谷歌放棄了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市場,而國內的搜索引擎將迎來全面的爆發式增長。
這就像一個王朝轟然崩塌,留下的是供各路諸侯競相收割的地盤。 搜索格局下的“東漢末年” 如果一定要用一個歷史背景來形容谷歌退出中國后的市場環境的話,我認為用“東漢末年”再恰當不過。 當年,因為谷歌退出,百度股價隨之翻了近5倍,成為搜索市場毋庸置疑的霸主。搜狗在回購阿里股份的背景下,快速收割,市場也有所增長,以至于之后將騰訊搜搜合并。在此背景下,“國家隊”也各路挺進——新華社與中國移動聯手打造的盤古搜索于2011年上線,與此同時,人民網打造的即刻搜索同期上線。然而,最后的結局是“雷聲大雨點小”,盤古搜索與即刻搜索被迫于今年3月合并成仍無人問津的“中國搜索”。 所以,2010年到2012年,中國的搜索市場經過一輪洗牌,基本確定了百度的霸主地位,甚至有一統天下的趨勢。 但是,好景不長,新的一輪洗牌又重新開始。2012年8月,中國搜索市場再生變局——360搜索上線。依托其在PC瀏覽器的市場優勢,360搜索迅速占據PC搜索行業老二的位置,這是百度在谷歌退出中國之后第一次感到緊張。2014年4月,阿里巴巴聯合UC優視推出神馬搜索,同樣也是依靠在移動端的瀏覽器優勢迅速站穩移動搜索市場第二的位置。兩次半路截殺,兩次搜索大戰,就像洪鐘一擊,敲醒了百度的霸主夢…… 這和“東漢末年”的混戰現狀何其相似——百度毫無疑問是最大霸主魏國,360則是穩于江南的吳國,UC則是不曾安分的蜀國。 雖然時隔千年,但李彥宏和曹操一樣,都想“一統中國”。不過,事與愿違,他們都有兩個頭疼的對手——吳國和蜀國。 360和UC的“長江天險” 眾所周知,吳蜀能夠抗曹的最大優勢是長江天險,以至于能夠在赤壁之戰中拒曹軍10萬于長江以北。 同樣,360、UC與百度抗衡的最大優勢則是瀏覽器。PC端,360瀏覽器月度活躍用戶數達到3.32億,市場滲透率為69.6%。移動端,UC瀏覽器月度覆蓋人數占行業總體的65.9%,全球用戶超過5億。如此龐大的用戶數,再加上瀏覽器與搜索天生一對的關系,百度自然很難將二者攻下。 事實也證明了如此, CNIT-Research近日發布的《2014年7月中國移動搜索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百度搜索雖然穩居首位,達71.3%,但神馬搜索卻以25.1%的滲透率位居第二,其中,7月份百度搜索的月活躍用戶高達3.84億,而神馬搜索的月活躍用戶數為1.35億 (圖一)。另外,根據數據統計機構CNZZ的數據顯示,截止7月11日,360搜索也已占據27.47%的市場份額,360總裁齊向東表示,今年360搜索有望達到35%的市場目標(圖二)。 誠然,瀏覽器對于搜索的作用可想而知。百度作為搜索霸主,自然明白這一點。所以,這幾年百度一直力推其瀏覽器。無論是營銷力度,還是渠道推廣,都一直在砸錢。但是,事與愿違,百度瀏覽器無論是PC端還是移動端,都沒有形成市場突破。目前,百度手機瀏覽器雖位于市場第三,但市場滲透率只占8.9%,遠低于第一的UC瀏覽器。百度PC瀏覽器則更是少之又少,連中國市場前十都沒有。 瀏覽器,是百度不能言說的痛。 如有一場“赤壁之戰” 真正形成三國鼎立的格局,是具有關鍵一役的“赤壁之戰”——曹操十萬大軍折戟赤壁。 當然,“赤壁之戰”取勝的關鍵是 “吳蜀聯合”。因為,無論是吳國還是蜀國,單一對抗魏國必然勝算不大,聯合則是最佳選擇。 同樣,從整體體量來看,UC和360各自也都難以應對百度的打壓,雖然二者都曾與百度殊死一戰,但要想真正與百度抗衡,最好的結果還是——聯手。而且,自從雙方都有共同的敵人后,UC與360現在已有某種唇亡齒寒的關系——神馬若走弱意味著,百度更強,相應的就是360同時變弱,反之亦然。 我相信,這點俞永福明白,周鴻祎更明白。所以,你會發現,神馬上線之初,周鴻祎就頻送秋波,不斷為神馬搜索站臺發聲,嫣然不把它當競爭對手,而是一致對外的戰友。不僅如此,今年7月,UC和360已經走入實質性合作,與新浪微博聯手推出自媒體平臺。當時就有很多評論認為,兩家此舉明顯是為了對抗百度百家自媒體平臺。 窺一斑而見全豹,其它的不用我多說吧? 所以,其實二者聯手的基礎已經成熟,差的就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導火線——“赤壁之戰”。 |